郵 箱:yewu@ningxiu.com
手 機:178-528-25688
網 址:http://www.gongjiaozhishi.com
微 信:jinanyanyi
地 址:濟南市歷下區經十路黃金時代
踏歌--民族舞
《踏歌》的編導孫穎積幾十年潛心鉆研,在中國舞蹈歷史文化中挖掘和創作了這部作品,其舞蹈具有中國漢代女樂舞蹈的形態特征:一是“懷愨素馳杳冥的高蹈周游”,以端誠的神態追尋曠遠的境界促成了女樂舞蹈“高蹈周游”的形態特征;二是“動赴度顧應聲機訊體輕”,漢代女樂舞者以“纖腰”、“輕身”為美,舞蹈“機迅體輕”卻又節奏感極強,如賦中所說“兀動赴度,指顧應聲”,舞者時而“綽約閑摩”,時而“紛飆若絕”,時而“翼爾悠往”,時而“回翔竦峙”;其三,是“軼態橫出,瑰姿譎起”,交長袖,手足并重,“委蛇姌裊,云轉飄忽”。 舞蹈動作運用了“一邊動”的獨特舞姿,180度運動彌補了動作的協調對稱,基本是“一順邊”運動。如:頓步向后甩右手,再用肩帶右臂向左前方扣蓋、頓步;然后,向前行進,右手曲小臂向后、向前,由低到高前后收送、第八拍,斜前舉臂的動作。這樣典型的“一順邊”動作使舞蹈更顯得新穎別致,別有一番韻味。舞蹈始終在運動,如行云流水;旁側三道彎體態打破了以前一提漢風三道彎就塌腰撅臀的做作之態,靜態中含著一種自然的動感,同時也頗居妖媚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