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蘭牧騎來到北京航天城慰問演出,這份
- 2018山東省首屆旅游商品博覽會將在泰安舉
- 余干《今日黃港》自籌經費開展“歡樂鄉
- 人民大會堂元旦期間演出看看那場你喜歡
- 平陰縣文廣新局:組織開展基層綜合性文
- 民間劇團演出現場座無虛席 越劇在紹興有
- 國內實景演出數不勝數,但是知名的不多
- 演出行業莫忽視小城青年
- 24部新創大戲集中亮相山東文化藝術節
- 菏澤首屆激光水幕電影兼璀璨花燈兼國際
郵 箱:yewu@ningxiu.com
手 機:178-528-25688
網 址:http://www.gongjiaozhishi.com
微 信:jinanyanyi
地 址:濟南市歷下區經十路黃金時代
臨沂:公共文化服務“量體裁衣”
9月3日上午,100名青少年齊聚山東省臨沂市王羲之故居洗硯池畔現場揮毫潑墨,筆法稚嫩但不失規范的書法贏得了圍觀群眾的點贊。2008年至今,已有2000多人在王羲之故居參加書法公益培訓,促進了筆墨藝術的傳承。這也是近年來,臨沂市以“量體裁衣”思路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的生動實踐和有效例證。
陣地服務扎扎實實
臨沂市的“量體裁衣”,通俗講就是不搞“一刀切”“大水漫灌”,而是根據不同地域、不同群體的需求做文章。
臨沂是“書圣”王羲之的故里,城區王羲之故居內的洗硯池墓群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作為當地傳承書法藝術的核心陣地,王羲之故居從2008年起便開設了書法傳承公益培訓課堂,但仍然無法滿足群眾大量的培訓需求。“為擴大培訓受眾面,我們根據學員多是青少年的特點,最近幾年將培訓對象轉向了學校的教師,這樣每位經過培訓的教師就能輻射培養數十個孩子學習書法。”王羲之故居研究室主任肖強告訴記者。
在臨沂市圖書館,讀者除了讀書看報、借閱圖書,如今還可以參加館里因時制宜開辦的剪紙培訓、少兒誦讀、傳統文化講座等。也因有了這些特色活動,在剛剛過去的暑假,臨沂市圖書館每天的進館人次都保持在5000以上。臨沂市圖書館信息中心副主任王小瑋說,不同年齡的受眾在這里都能找到可看、可參與的內容和活動,“孩子在館內能畫畫、聽故事,老人可以參加‘智能手機應用培訓班’,中年讀者也能參加有關家庭教育等內容的培訓。”
臨沂市文廣新局副調研員李慶軍說,臨沂對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基本要求是充分利用自身特點和優勢,按照時間節點和民眾的生活習慣開展服務,強調互動性和內容豐富,力求讓群眾從中有所收獲。
“走”出一路好名聲
2017年到明光寺林場的一次活動,讓臨沂畫院院長陳宗勝深有感觸。
明光寺林場位于臨沂市蒙山主峰西部,距離城區較遠,看山護林的27名林場職工有的人一兩個月都難有機會出山一趟。2017年8月,陳宗勝隨團來到這里,閉塞的環境、單調的生活讓他萌發了來此舉辦一場筆會的想法,并很快得到了臨沂市文化部門、當地書法愛好者的響應。
“后來我們去搞筆會,林場職工都非常激動,他們沒想到常年相伴的大山和樹林,畫在宣紙上能如此出彩。”陳宗勝說,“有的護林員祖祖輩輩在那守護山林,與那里的一草一木已經有感情了。他們無怨無悔的精神,也激勵和提醒著我們文藝工作者一定要‘多出去走走’。”
走出去,是臨沂近幾年提升文化服務效能的工作重點。臨沂市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以“弘揚孫子文化 打造智慧課堂”為目標,通過與臨沂多所中小學校合作辦學的方式,開辦了“銀雀山兵學大講堂”,極大地提高了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臨沂市博物館的“流動博物館”,3年來先后150多次走進沂蒙老區的貧困山村和學校,讓超過4萬名群眾進一步了解了臨沂文化與歷史。
臨沂市文廣新局局長曹首娟說,臨沂的公共文化機構不僅要做到“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還要做到“留得住”與“走得好”相結合,而關鍵的一點是要讓文化服務內容“適銷對路”。
注重特定群體的需求
2017年,針對基層美術人才匱乏的現狀,臨沂畫院嘗試著舉辦了一期“全市基層美術人才培訓班”,朱曉云是學員之一。今年8月底,朱曉云創作的中國畫《雨沐秋意》成功入選“第十一屆山東文化藝術節·全省優秀美術作品展覽”。陳宗勝說,如果沒有相關的培訓活動,朱曉云這棵好苗子可能就埋沒了。基于城鄉群眾對美術培訓的需求日益強烈,臨沂畫院今年繼續舉辦相關培訓班,專門面向鄉村小學老師、基層文化館業務干部和社會文藝骨干。
注重特定群體的需求,是臨沂探索文化服務“量體裁衣”最顯著的表現。臨沂市博物館正是這種思路的直接受益者。
“在博物館參與實踐的這段時間,我了解了生于斯、長于斯的故鄉,了解了它所承載的厚重歷史。未來也許會分散在天涯海角,但我們始終是蒙山沂水養育的一方人。”這是今年剛考上山東大學的楊婷婷寫在臨沂市博物館留言簿上的話。今年暑假,她參加了臨沂市博物館舉辦的“帶著家鄉的歷史上大學”公共教育項目。在為期兩周的實踐活動中,她和其他數十位準大學生一起,體驗非遺課程、尋訪革命遺址、參與志愿講解……這些從未接觸過的文化體驗項目,讓他們充滿了好奇,也對家鄉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臨沂市博物館副館長趙建玲說:“在博物館的體驗和經歷一定會讓他們畢生難忘。他們會如蒲公英一樣,將家鄉文化的種子撒向世界。”
- 2024-05-11北京演藝集團第十屆“五月演出季”如約
- 2024-05-11臨夏州赴天水市開展文藝演出暨文旅推介
- 2024-04-18淄博大劇院五周年重磅演出揭幕
- 2024-04-182024中國(天津)演出交易會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