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市場
演出市場
- 烏蘭牧騎來到北京航天城慰問演出,這份
- 2018山東省首屆旅游商品博覽會將在泰安舉
- 余干《今日黃港》自籌經費開展“歡樂鄉
- 人民大會堂元旦期間演出看看那場你喜歡
- 平陰縣文廣新局:組織開展基層綜合性文
- 民間劇團演出現場座無虛席 越劇在紹興有
- 國內實景演出數不勝數,但是知名的不多
- 演出行業莫忽視小城青年
- 24部新創大戲集中亮相山東文化藝術節
- 菏澤首屆激光水幕電影兼璀璨花燈兼國際
聯系我們
郵 箱:yewu@ningxiu.com
手 機:178-528-25688
網 址:http://www.gongjiaozhishi.com
微 信:jinanyanyi
地 址:濟南市歷下區經十路黃金時代
演出市場
黃梅戲青春力量獻上《墻頭記》首輪演出
作者:寧秀文化
發布時間:2022-08-05 06:24
曾經,張木匠爬上墻頭給孩子們摘果子;年老之后,兩個兒子把需要照顧的他推來推去推上了墻,一堵圍墻見證的這個故事,讓觀眾們“笑著笑著就哭了”。
8月2日晚,武漢劇院,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黃梅戲劇團攜《墻頭記》登陸第十屆“戲碼頭”中華戲曲藝術節展演現場。對戲迷來說,《墻頭記》的故事并不陌生:這個最初由蒲松齡創作的俚曲曾被畫成連環畫,被拍成電影,并擁有秦腔、姚劇、山東梆子、喇叭戲等多種戲曲表現形式。
但黃梅戲演繹《墻頭記》,這還是第一次。
有諧趣,又心酸
孝道和愛的題材不會過時
孩子要吃果子,犯得著騎墻上樹去摘嗎?張木匠說:“只要他們要,就是天上的星星我也摘得!”如此疼愛兒子們,卻不料到老成了被嫌棄的負擔。長子大乖與次子二乖約定以半月為期輪流供養父親,卻因月份有大小常起爭執,結果,因為二乖不開門,大乖索性將父親架在了二乖家的墻頭上……
2日晚,《墻頭記》的故事在舞臺展開,大乖夫婦與二乖夫婦斗法,王銀匠設計讓貪財的兩個兒子爭著奉養的段落因頗為諧趣的表現手法逗得觀眾發笑,但想起張木匠的境遇和兩個兒子的不孝,不少觀眾又覺得難過。
演出前,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黃梅戲劇團團長、黃梅戲青年表演藝術家程丞接受極目新聞記者專訪表示,選擇改編《墻頭記》,是因為無論是對孝道的思考還是對溺愛的反思都不過時,而張木匠和兩個兒子的故事能引發觀眾共鳴和思索。
有思索,不沉重
全青春班底演繹生活化故事
有思索,但不沉重。《墻頭記》從“棄爹”到“爭爹”的戲劇設置,大乖、二乖兩家人機關算盡卻竹籃打水一場空的戲劇效應,讓觀眾覺得過癮。
“輕喜劇是這個戲的特色。”程丞說。選擇用黃梅戲演繹《墻頭記》,也是因為這個故事生活化的氣質與黃梅戲很接近,“除了清新、唯美、流暢的藝術風格,黃梅戲還有生活化的特點。”她以黃梅戲經典《王小六打豆腐》《夫妻觀燈》舉例,“它們為什么能成為經典?因為有生活氣息。”
生活化之外,青春感也是黃梅戲《墻頭記》給觀眾留下的深刻印象。
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當天登臺的6位演員,都是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黃梅戲劇團的“80后”骨干演員。程丞提到,幾位即將在今年9月進團的“00后”黃梅戲演員也在排演這出戲,“希望觀眾能從這臺戲里看到我們劇團的青春氣息、時尚審美。”(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首席記者張聰 通訊員滑凌云)
相關標簽:
濟南慶典公司
農新
云上演出
戲曲
觀眾
名家
過年
記者
湖北
日報
相關新聞
- 2024-05-11北京演藝集團第十屆“五月演出季”如約
- 2024-05-11臨夏州赴天水市開展文藝演出暨文旅推介
- 2024-04-18淄博大劇院五周年重磅演出揭幕
- 2024-04-182024中國(天津)演出交易會開幕
服務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