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市場
演出市場
- 烏蘭牧騎來到北京航天城慰問演出,這份
- 2018山東省首屆旅游商品博覽會將在泰安舉
- 余干《今日黃港》自籌經費開展“歡樂鄉
- 人民大會堂元旦期間演出看看那場你喜歡
- 平陰縣文廣新局:組織開展基層綜合性文
- 民間劇團演出現場座無虛席 越劇在紹興有
- 國內實景演出數不勝數,但是知名的不多
- 演出行業莫忽視小城青年
- 24部新創大戲集中亮相山東文化藝術節
- 菏澤首屆激光水幕電影兼璀璨花燈兼國際
聯系我們
郵 箱:yewu@ningxiu.com
手 機:178-528-25688
網 址:http://www.gongjiaozhishi.com
微 信:jinanyanyi
地 址:濟南市歷下區經十路黃金時代
演出市場
每年演出300余場 河北武安平調落子話傳承
作者:寧秀文化
發布時間:2022-06-23 05:28
中新網邯鄲6月22日電 (記者 王天譯)河北邯鄲武安市活水鄉樓上村的一座古院落里,63歲的王新榮一邊打著節拍,一邊帶著孩子們唱習武安平調落子,蟬聲附和下,婉轉悠長的調子引來游人駐足。
武安平調落子是武安平調和武安落子的總稱,是武安獨有的兩個地方劇種,經常同臺演出。武安平調落子起源于明末清初,以其深厚的民間基礎和優美的唱腔,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王新榮說,平調屬于梆子腔系,曲腔悠揚,以朝代大戲為主,角色行當齊全,有紅生、小生、老生、青衣等,合稱“四梁八柱”或“四生四旦四花臉”;落子則以家長里短小戲為主,行當主要有小旦、青衣、小丑、老生等。
在武安市土生土長的王新榮從小就開始學習武安平調落子,憑借著俏麗的扮相、優美的身段和甜潤的嗓音,2018年5月,她被評為武安平調落子代表性傳承人。
圖為王新榮(右一)在“新榮藝苑”傳習所里教戲。 李樹鋒 攝
幾十年的浸潤,王新榮見證了平調落子的輝煌與衰落。“前半輩子學戲唱戲,后半輩子唱戲傳承。”王新榮說,為了讓更多人知曉武安平調落子,愛上家鄉戲,2020年,她創辦的新榮藝苑傳習所成立了。王新榮先后聘請了9名教師,招收了74名學員,教大家學習表演和文場武場,開設了唱腔、表演、形體、化妝、文武場伴奏等基礎課程,排練了傳統唱段平調《紅梅贊》《穆桂英掛帥》、落子《借》《小過年》等。
不僅如此,他們還在武安市文化館開展戲曲公益培訓課,把過去的口傳戲整理成紙質版的平調落子曲譜,不間斷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
在她們的努力下,悠揚婉轉的武安平調落子又開始在城鄉之間慢慢傳唱開來。
“過去的家鄉戲大部分都是口傳戲,大家唱法不一,我們通過整理并組織樂隊錄制,大家不僅可以直接使用,唱腔也更加規范標準。”王新榮從櫥窗里拿出厚厚一摞輯印成冊的平調落子曲譜說,這些是她和武安平調落子表演藝術家杜銀方、程淮山共同整理而成,讓武安平調落子的傳承有了“范本”。
圖為武安市“戲曲進校園”活動中,武安平調落子演員指導學生學習戲曲動作。 李翠平 攝
每逢暑假,王新榮和文化館的戲曲老師們都會給孩子們開展集中訓練。眼下,又一年暑假將至,王新榮在演出之余,又開始組織人員、協調場地。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武安現有平調落子劇團等民間特色藝術團隊10余個,學習武安平調落子的學員已經達到了200多個。近三年來,武安平調落子的演出已經不下1000場次。”王新榮說,很多演出團隊還前往外地巡回演出,向大家展示著這個地方劇種的無窮魅力。(完)
相關標簽:
濟南慶典公司
農新
云上演出
戲曲
觀眾
名家
過年
記者
湖北
日報
相關新聞
- 2024-05-11北京演藝集團第十屆“五月演出季”如約
- 2024-05-11臨夏州赴天水市開展文藝演出暨文旅推介
- 2024-04-18淄博大劇院五周年重磅演出揭幕
- 2024-04-182024中國(天津)演出交易會開幕
服務范圍